院团新闻

京演贡献奖 | 王洪玲:台上“王秀兰”台下“王团长”的梆韵艺生

2024-02-18来源:

 2024年2月18日,在北京演艺集团2023-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,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、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获得者、国家一级演员王洪玲作为河北梆子《密云十姐妹》的领衔主演获得“京演贡献奖”。

在今年1月刚刚首演的河北梆子《密云十姐妹》中,王洪玲分别饰演了二十岁和五十多岁的主人公王秀兰,在不同的年龄和时代背景下反复切换,这对于从艺四十余载的优秀艺术家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,她在首演现场的倾情演绎赢得了业内专家和戏迷观众的高度赞誉。

王洪玲
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总支书记、团长,党的二十大代表,国家一级演员,第二十届中国戏剧”梅花奖“获得者,上海”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“获得者,北京市十二届、十三届政协委员,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,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,文化部优秀专家,北京市先进工作者,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,全国巾帼建功标兵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代表剧目有《北国佳人》《穆桂英挂帅》《窦娥冤》《王宝钏》《杀妻》《龙凤呈祥》《忒拜城》《花雅运河》等。
20岁与50岁角色转换挑战自我
集团2023年重点项目河北梆子《密云十姐妹》讲述了一代代人民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60余年来的变迁,王洪玲在剧中饰演了青年和中年时期的主人公王秀兰,时间跨度达33年之久,一亮相就博得满堂彩,全场几乎一句一叫好。剧目倒叙和插叙的艺术呈现手法中,王洪玲演绎的人物身份和对应的剧情极为跳跃,上一场还是1958年积极投身密云水库建设的青年突击队员,下一场则是1991年已为人母,为保护水库环境要拆除儿子的养殖场。在只有几分钟的转场之间,不仅要抢装完成造型的转换,还要调整情绪和变换表演方式进入下一个角色。这对于一名演员来说,表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。




河北梆子《密云十姐妹》剧照
为了贴近人物的年龄感,王洪玲在饰演青年时借鉴了花旦的表演手段,声音似百灵歌唱,清脆悦耳甜美明净,将20岁王秀兰的英气、倔强、隐忍拿捏得恰到好处,彰显带领“十姐妹突击队”投身水库建设第一线的决心;在表演中年的王秀兰时,王洪玲适当放慢肢体语汇和露出略显迟缓的表情,凸显刚劲华丽的演唱风格,体现50多岁的王秀兰面对水库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、无助时的彷徨和亲人不理解时的痛楚。现场时时爆发出震耳的喝彩声,观众们被深深感染。



河北梆子《密云十姐妹》剧照
艺坛耕耘四十余载炼成
河北梆子名角儿
王洪玲作为一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,文武兼备,博采众长,大胆创新,以俊美秀丽的扮相、细腻传神的表演和韵味浓郁、高亢激越的声腔,备受广大戏迷和业内专业人士的喜爱。她不仅上演了《吴汉杀妻》《窦娥冤》《王宝钏》《穆桂英挂帅》《双错遗恨》《杜十娘》《南北和》等多部传统经典剧目的经典角色,还创排了多部彰显个人艺术特色的作品,如《忒拜城》《北国佳人》《人民英雄纪念碑》等。

《北国佳人》剧照
《王宝钏》剧照
许多观众都说,看王洪玲的戏过瘾!王洪玲的嗓音条件优越,演唱上韵味醇厚,字字珠玑,悦耳动听。她的表演更是娴熟自如得心应手,塑造出的人物鲜活灵动特性突出,这源于得天独厚的艺术天赋,更是多年学艺的勤奋与刻苦。2002年底,王洪玲主演的《浣纱女》《大登殿》《吴汉杀妻》晋京演出,她以如泣如诉的大段唱腔和水袖、跪步、搓步等动作,表现美丽善良并深爱着丈夫的王玉莲舍生取义的动人形象,一举获得第20届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。虽然艺坛耕耘四十余载,但她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活力和饱满的创作热情,诠释好每个角色,演绎好每部作品。

《人民英雄纪念碑》剧照

《龙凤呈祥》剧照
台上的“金嗓子”
也是台下的“一团之长”
舞台上,她演绎了一个个风华绝代的经典角色,是戏迷心目中的“金嗓子”;舞台下,她是扛起责任担当的一团之长,带领剧团把河北梆子唱到国际舞台。如今的王洪玲这样定位自己的身份:“第一是党员,要始终不忘初心,充分发挥先锋作用;第二是演员,要用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去感染观众,讲好中国故事;第三是基层管理者,要当好‘领头羊’,服务好全团演职员,时刻以团里工作为先。”她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王洪玲成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团长后,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情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守正创新奋楫前行,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。同时,她高度重视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强力推动恢复河北梆子学员班,主动对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、中国戏曲学院等高等院校,为青年演员的成长搭建平台。经过不懈努力,剧团多位优秀青年演员崭露头角,在多部大戏中担纲主角,促进了艺术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,确保了河北梆子的代际传承与繁荣发展。

“一路走来确实会感觉到累,但当我看到剧团的戏受到观众的欢迎,团里大家伙都那么信任我,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我还要继续把队伍带好,把河北梆子传承发展好。”王洪玲深情地说:“如果让我选择,我下辈子还会选择唱戏,还要唱河北梆子。”